产品搜索
太原离特色文化名城有多远?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5-08-16 16:27:04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
建设特色文化名城,用地域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来影响和促进今天的发展,形成自己的特色。在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,太原的做法是:摸清家底,规划先行。

    2006年,太原市组织完成了文化资源大调查,20余万件馆藏文物的家底全部理清,最近完成的文物"三普"又新发现文物786件。2007年9月,《太原市"十一五"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》行文发布。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政府名义发布的文化纲要。"三城联动、四角支撑、南北呼应、贯通东西"的文化发展空间布局豁然开朗。

    "三城联动"即指:在9平方公里的明清太原旧城,改造出一个环境良好的宜居旧城;在20平方公里的晋阳古城,开发出一个底蕴深厚的古城遗址公园;在80平方公里的汾东新城,打造出一个亮点突出的魅力新城。

    在晋源区古城营一带,村舍、田地看似与别处无异,却有一座古城深藏地下,留给人无尽的想象。这就是晋阳古城遗址所在地。

    这是一座始建于公元前497年,周长11.5公里的古城,开启了太原城市文源。然而,1500年之后,宋太宗火烧水淹,将一段城市文明戛然终止。中国古建筑学家罗哲文评价:其意义和历史价值不亚于古罗马遗址。

    上世纪90年代末期,时任晋源区区委书记的范世康主持晋源新城建设。面对这座地下古城,他有心触碰却因无力支撑而陷入矛盾。为此,他专程赴京求教。"区里能有多少财力?为什么要想着都做完呢?"北大宿白教授这番话使他幡然大悟。

    在古城界址向南再避让200米!晋源区新城现已拔地而起,而在预留出的空间里,古城保护开发正有序推动:市人大出台《晋阳古城遗址保护管理条例》,遗址保护控制范围20平方公里;列入"十一五"期间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;修复蒙山大佛二期工程正在启动;遗址公园规划正在论证。

    文物不可再生、文化生态破坏不可逆转,但太原明清旧城却在巨大的利益回报面前常常陷入尴尬。一位老太原遗憾地说:"精营街一带原来的老四合院非常精美。而今已被拆倒一大片,建成了办公楼和高层住宅。"

    如何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不迷失自我?太原市规划局编研中心总规划师武晓玮介绍称:"规划要为特色文化名城建设搭好框架,布好局。'崇善寺--文庙''城隍庙'等历史文化街区修复详规现已完成。"7月22日,《太原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名录》获得通过,五大历史文化街区及58项历史建筑今后将获重点保护,精营街保护即在此之列。

    市建管委主任孙荣琨有感而发:"三城联动,文化创新理念至关重要。'拆'字要在历史建筑前低头,新建街区、标志性建筑、公共服务设施要显现地域风韵。"

    太原第一座斜拉式大桥--南中环桥主体将于今年内完工。大桥采用两片拱肋构成新月的造型,彰显晋阳八景之一的"蒙山晓月"的意境之美。而在大桥西端,"十一五"新区建设的重点--长风新区首次引入文化岛概念,五大文化建筑沿引汾河而成的内河布置,环抱成一个供市民大飨文化盛宴的舞台。

    近三年来,太原市共改造大街小巷上百条。行走其间,人们惊喜地看到,路灯、坐椅、公交站、垃圾箱、树篦子、指路牌等城市家居既有简洁时尚的现代风格,又被赋予了统一的文化元素。
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5 河北华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
地址: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环城北路   电话:18203289922